纺织行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国纺织行业的盈利能力和投资规模均呈现下降趋势。2016-2019年,规模以上纺织业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整体趋于下降,尤其是在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同比大幅下降。同时,纺织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同比减少,降幅明显。
行业性质与现状 夕阳行业:纺织工程目前被视为一个夕阳行业,与生化环材等专业相似,面临着市场饱和、竞争激烈等问题。专业性和技术性弱:相较于土木、机械、电信、计算机、金融等行业,纺织工程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显得较弱,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空间和薪资待遇。
行业现状 家居陈设需求增长:随着“家居陈设时代”的到来,纺织品作为家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现代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和个性化需求,纺织品在提升居住空间美感、舒适度和个性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综上所述,印尼本土服装纺织行业目前面临技术落后、市场竞争激烈和出口订单减少等多重挑战。同时,由于印尼政府对进口纺织品实施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导致纺织品在印尼清关时难度增大、费用提高。
纺织行业前景分析如下:生产恢复情况 纺织行业在2021年各地区纱线产量已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其中纯棉纱产量占比也有所回升。然而,2022年一季度棉纺市场下游需求疲软,订单跟进不畅,导致纺企采取减产、转产混纺纱等措施,纯棉纱的占比或将下降,化纤纱的比例增加。
全球纺织品订单下降31%纺织外贸业或面临4-6个月困难期
〖A〗、上周,国际纺织品制造商联合会对全球纺织链进行了第二次调查,结果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纺织品订单下降了31%。其中,东亚下降20%,南美洲下降41%。预计2020年全球纺织业营业额将比2019年低28%,南亚将下降15%,非洲将下降45%。
〖B〗、近期,外贸纺织订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产油国之间的价格战导致的原油价格波动,以及聚酯原料价格的持续低位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纺织产业链,使得外贸纺织订单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特别是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全球纺织服装产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导致需求持续低迷,订单量锐减。
〖C〗、外贸纺织行业正面临巨大挑战,订单流失问题凸显,价格竞争加剧。深究其背后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全球竞争格局的演变。
〖D〗、这一表态的背景是,近年来我国纺织业的部分产能不断向东南亚转移。据统计,2019年越南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同比增长5%。与之相对应的是,2019年1-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为271362亿美元,同比下降89%。
〖E〗、在当前受到新型冠状病毒在国外的爆发,国内确实有一部分的出口外贸型企业订单开始逐渐的被减少和取消,这个是真实的情况,但是说从4月份停工到六月份这个是谬论。根据国家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54万亿元人民币,比2018年增长4%。
〖F〗、订单锐减导致企业陷入亏损,不仅仅是他们一家,很多专注外贸或外贸比例过高的纺织企业都陷入了困境。数据显示,近两三年,纺织行业每月亏损企业数量相对稳定,大约3000家左右。但今年亏损企业数量激增,2月和3月一度达到6500家,尽管4月有所减少,但仍未恢复常态。

棉花、涤纶短纤等原料补库难发力
本轮疫情从上海向全国各地快速外溢,使得疫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同时,二季度棉纺织服装出口和内需订单疲软也加剧了原料补库的压力。河南某中型纺企判断,由于疫情和订单的双重影响,棉花、涤纶短纤等原料的补库可能会推迟至5月中旬前后。这意味着在短期内,原料市场仍将面临供应紧张和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
化纤对棉花的替代趋势不会被改变。以下是具体分析:棉纺价差波动的影响:本年度以来,棉纺价差波动较大,导致化纤替代现象被反复提及。在棉价领涨阶段,高价差和纯棉纱厂利润恶化促使化纤替代加速,纺织企业调整棉涤配比,加大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用量,减少棉花占比。
通过对“棉花—棉纱”“溶解浆—粘胶短纤—人棉纱”“PTA—涤纶短纤—涤纶纱”三个产业链的观察发现,除了涤纶短纤产业链各个环节价格均表现为上涨外,棉花、粘胶短纤产业链中原料价格上涨,而纱线环节均表现为降价。原材料上涨而下游产品价格下跌,导致企业利润被大幅压缩甚至亏损。
通过对2010年的棉花和涤短现货价格的之间的统计和相关性分析,两者之间的R方为0.724,成为两大棉纺原料之间能相互替代的基础条件。
纺织企业抢“赚几分钱”的订单
纺织企业抢“赚几分钱”的订单,主要是由于多重因素导致的利润挤压。近期,纺织企业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全球疫情、国际运费以及人民币汇率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导致企业利润不断被压缩。具体来说:原材料价格上涨:受到国际原油价格回升的刺激,化纤原料价格上涨,下游织造企业成本不断上升。
股票所代表的纺织企业面临利润压力,多部门正采取措施缓解:利润紧缩现状: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全球疫情、世界运费、人民币汇率等多重因素影响,纺织企业利润不断被紧缩。许多企业表示,现在即便是只有几分钱利润的订单也抢着做,以维持企业运营。
东南亚订单情况 据越南媒体报道,前5个月,越南纺织服装出口总额达187亿美元,比2021年同期增长25%,企业的出口订单已排到三季度末。这一数据表明,东南亚国家如越南在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方面取得了显著增长。然而,这种增长并非完全基于自身产业优势,而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纺织面料市场“旺季”背后的真相,是一笔笔的难收的货款
月“旺季”期间,面料价格上涨和订单激增更多由市场炒作驱动,而非实际终端需求支撑。服装行业回款依赖终端消费,但疫情下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导致下游企业资金周转压力传导至上游纺织企业。
疫情影响持续扩散,对纺织业有何影响?
〖A〗、综上所述,疫情对全球纺织品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大量东南亚订单转移至中国。中国纺织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强自身建设和发展,为全球纺织品市场的繁荣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B〗、疫情持续扩散,会对纺织业造成影响的,首先,因为疫情原因,很多地方的快递不能正常派送,这就导致很多人不想在这个疫情时期买衣服。2020年刚开始,贸易摩擦导致市场持续下跌的2019年终于结束。新的一年对于纺织业是有希望的,许多纺织工人会很高兴的。
〖C〗、原料成本上涨:原料价格维持高位或被动上涨,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下游需求疲软:内贸订单明显弱于往年同期,外贸订单受海运难及订单转移东南亚的影响也表现不佳。
〖D〗、上周,国际纺织品制造商联合会对全球纺织链进行了第二次调查,结果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纺织品订单下降了31%。其中,东亚下降20%,南美洲下降41%。预计2020年全球纺织业营业额将比2019年低28%,南亚将下降15%,非洲将下降45%。
〖E〗、一些疫情防控压力较大地区的纺织企业开机率或将继续大幅下降。综上所述,由于疫情影响持续扩大、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销售偏冷、产业链价格传导出现问题以及企业开机率已下滑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五一期间纺织企业开机率或将继续大幅下降。这一预测对于纺织行业及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F〗、近几年,全球商品供应链中断频发,对纺织产业带来了明显冲击。供应链的不稳定导致原材料供应紧张,进而影响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疫情蔓延: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蔓延,导致各国经济出现滑坡,消费者信心下降,对衣着类消费支出边际下滑。这直接导致了终端纺织品和服装消费的减少。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瑞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brt119.cn/zzzl/202510-388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瑞泰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疫情对纺织业的影响,新冠疫情对纺织工业的影响】》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瑞泰号]内容主要涵盖:本站内容主要涵盖
本文概览:纺织行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国纺织行业的盈利能力和投资规模均呈现下降趋势。2016-2019年,规模以上纺织业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整体趋于下降,尤其是在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同比大幅下降。同时,纺织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同比减少,降幅明显...